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戈壁边关是家园——甘肃省酒泉市军地合力推进平安边境建设纪实 正文

戈壁边关是家园——甘肃省酒泉市军地合力推进平安边境建设纪实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时尚   时间:2024-03-29 06:53:34

戈壁边关是戈壁甘肃家园

——甘肃省酒泉市军地合力推进平安边境建设纪实

■王  祥  钟东荣  中国国防报记者  杨明月

酒泉边境管理支队干警在公婆泉边境检查站执行飞巡任务。蒋  洁摄

在马鬃山明水边境检查站执勤的边关边境民警。陈继龙摄

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旋翼机分队机组人员利用旗语指挥旋翼机起飞。家园军地建设纪实诡扯蒋  洁摄

边防战士正在为界碑描红。省酒巴音松布尔摄

军地联合巡逻分队进行巡边踏查。泉市巴音松布尔摄

西出阳关,合力遥望边陲,推进戈壁沙丘逶迤连绵,平安眺望远处,戈壁甘肃马鬃山国门巍然耸立。边关边境

马鬃山又称甘肃北山,家园军地建设纪实雄踞于河西走廊西段北侧的省酒黑戈壁上,因其境内主峰“远看好似一匹抖鬃甩尾的泉市出征战马”而得名。

这里“一年一场风,合力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推进五月下大雪”。千百年来,干旱和狂风塑造了黑戈壁独特的地貌,也塑造了当地人坚韧勇毅的品质。风卷战旗,雪地鏖兵;爬冰卧雪,策马驰骋。近年来,一茬茬戍边人扎根戈壁战风雪、斗严寒。神圣的国门、威严的界碑,在他们心中重千斤。

守边爱边——

“这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守在这里”

11月26日一大早,军警民联合例行巡边开始了。“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在嘹亮的歌声中,由边防某部官兵、边防民兵与民警组成的联合巡逻分队开始巡逻踏查。

巡逻分队这次要去的是马鬃山国门和496界碑。马鬃山风大,素有“西北风口”之称,冬日里更是诡扯风雪肆虐。一路上,巡逻队员肩并肩翻山越岭,顶风前行。边防某部战士章立建笑着说,由于这里紫外线强,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晒斑,这是属于他们的“戍边勋章”。

21岁的民兵铁尼格尔第一次参加巡逻,心情格外激动。气温低至零下16摄氏度,依然抵不住他内心的热情。翻过山梁,越过冲沟,穿过广袤的戈壁无人区,铁尼格尔跟随巡逻分队来到山坡上的要塞遗址。经过岁月洗礼,这个具有年代感的军事要塞显得古朴而高大。

“刚到马鬃山时,广袤的无人区里看不到一棵自然生长的树。”登上古要塞,张宇航向记者说起自己的故事。他老家在东北,2015年从兰州调到肃北县一家采矿公司工作,2016年成为一名戍边民兵。单调枯燥的戍边生活,让他一度无所适从。为了帮助他尽快适应,民兵于天将一有空就跟他聊老一辈戍边的经历,带他参观边防民兵荣誉室。慢慢地,张宇航完成了“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戍边民兵。

跟着民兵队伍,在山岭间迂回曲折近1个小时,记者终于到达“骆驼口”,见到了60多岁的蒙古族老人哈登。于天将告诉记者,这片牧场,平时只有哈登和另外一户牧民。老人主要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

“最近又多了10多头羊羔。”哈登见到记者,立马打开话匣子,“家人住在县城,在这里,边防民兵就是我的亲人。他们每个月都来看我,有什么困难都帮我解决。”哈登与民兵结下了深厚情谊。于天将给记者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今年夏季夜间巡逻,哈登老人担心我们迷失方向,专门打开路灯,在黑夜里点亮了我们每一个人。”

明水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郑章喜已在马鬃山驻守18年。2005年,他参军入伍,成为酒泉市公安边防支队的一员,2018年脱下军装后,成为一名边防警察。“我们在这里,就要服务牧民,守好边境。”参加巡逻的民兵告诉记者,像郑章喜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像热爱家乡一样热爱马鬃山。

一次巡逻路上,民兵苏巴依尔受不了寒风割面,忍不住问:“我们只是民兵,在这么苦的地方,守着为了啥?”于天将把他在这里当了十几年民兵的感悟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因为这里条件艰苦,我们才要守好每一寸土地,这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守在这里。”

稳边固边——

“放牧就是巡边,生产就是执勤”

寒冬时节,戈壁滩上风沙席卷。随着指挥员下达口令,一个个迷彩身影快速向前推进,侧身翻滚,纵身跨越,战术动作一气呵成。

这是马鬃山边防民兵进行警戒封控课目训练的一个镜头。作为酒泉市肃北蒙古自治县的一块“飞地”,马鬃山北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接壤,边境线长65公里。该地边防民兵是稳边控边的骨干力量,多次圆满完成火灾扑救、清场警戒等任务。

马鬃山环境恶劣,戍边压力大,巡边任务重。当地持续推动军警民企融合共建,创新“蒙古包哨所”“边境堡垒户”“马背民兵”等特色护边模式,织密“放牧就是巡边,生产就是执勤”群防网络,延伸管控触角。

“一户牧民就是一个堡垒,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哨所。”据了解,当地牧民同胞,大多是民兵,他们走遍马鬃山的角角落落,是边疆的“活地图”。

在巡边队伍中,记者发现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他就是老民兵巴特尔。现年56岁的巴特尔,年少时便跟随父亲放牧巡边。他回忆,每当遇到边防官兵和边防民兵巡边,他和父亲都会走出蒙古包,主动上前带路巡边,为巡边分队收集信息情报。慢慢地,一个军营梦开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1990年,巴特尔加入民兵护边员队伍,以另一种形式圆了军营梦。

一次,巴特尔跟随民兵分队,前往某地执行搜寻任务。为争取时间,巴特尔选择翻山走近路。然而,下山时不小心滑倒摔伤,小腿血流不止,身上多处擦伤。巴特尔简单处置后,坚持带伤完成任务,腿上至今还留着一道长长的伤疤。经年累月的放牧巡边,使巴特尔对边境的情况了如指掌,被边防民兵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如今,再次走上巡边路,巴特尔步履明显不如从前。原来,他曾于2022年做了手术,还在恢复期。“慢点不打紧,但每个点位都必须要走到,这样心里才踏实。”巴特尔话语坚定。

“报告,我正北方向约2.5公里处,发现不明物体……”一场军地联合演练在边境地区展开。接到指令后,军地联合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无人机升空锁定目标,边防民兵前出查证。边防某部干部王召说,当地民兵熟悉民情边情,与边防部队联演联训、巡逻踏查,有助于提升管边控边能力,边境管理形势逐年向好。

“过去边境巡逻基本靠腿,现在摇摇手柄就能掌握周边实时情况。”正在执勤的于天将告诉记者,戈壁滩上无人机巡逻优势明显,在空中俯瞰很容易发现地面车辆及人员活动,巡逻人员能准确抵达现场处置,为智慧边防建设插上“翅膀”。

富民兴边——

“戈壁绿起来,牧民腰包鼓起来”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对于守卫在马鬃山的边防官兵来说,最难过的还是“风”关。特别是走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大风刮得人走不动路。在这种情况下,休息调整用的执勤房能派上很大用场。今年,酒泉军分区协调地方政府,为巡逻官兵新修建了2个执勤房,改善官兵执勤环境。

“边防的事要特事特办。”酒泉市领导介绍,他们依据军地互办实事、互提需求“双清单、三助力”制度,集中解决涉边难事,党政军警民同向发力,拨付资金推动训练装备升级,建设马桥公路,建成马鬃山军警民活动中心,为偏远点位打井14口,推动骆驼养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型。

“基础稳固,则边兴民富。”马鬃山至桥湾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带动了沿线电商企业、养殖产业和交通物流全面发展。

“自从加入合作社,多挣了2万元,年底还有分红哩!”马鬃山镇巴音布勒格村牧民布青格力高兴地向记者说,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骆驼养殖产业规模化,通过挤驼奶、剪驼绒增加收入。

马鬃山边防民兵哨所帮扶的巴音布勒格村牧场广阔,适合养殖骆驼,由于粗放经营,产品意识不强,导致驼奶等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养驼回报率不高。“我们了解情况后,认真调研分析,决定采用‘党建+合作社+牧民’发展模式,挖掘副产品生产潜力,为牧民增收提供保障。”于天将说,“专业养殖既让戈壁绿起来,也让牧民腰包鼓起来。戈壁绿了,环境好了,外出务工的乡亲们都想回来。”

酒泉市军地持续深化党政军警民治边体系建设,把固边兴边、富民助民作为强基工程,完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支持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宜居宜业边境,吸引更多人到边境地区发展。

“解放军守边固防,一心一意为我们解难帮困!”当地牧民哈斯说,这两年,马鬃山地区降水少,牲畜饮水短缺,部队和地方政府免费为他们提供井水,帮助解决用水难题。

“边防官兵守护我们安居乐业,我们也要支持他们的工作,当他们的‘眼睛’,做好边情信息联络员。”马鬃山村兵支书卫星说。

我把自己长成红柳

■明水边境派出所副所长  郑章喜

我们派出所门口和院内有几丛红柳。这里土壤盐碱大,红柳耐寒、耐旱,是为数不多能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存活的植物,成为茫茫戈壁滩上最显眼的绿色。一代代边防官兵也像红柳一样,在“生命禁区”战风沙、斗酷寒,扎根戈壁、戍边卫国。

我来自山城重庆,从小就向往军营,梦想着自己也能穿上绿军装。2005年,我来到向往的军营,成为酒泉市公安边防支队的一员,守护马鬃山。辖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以放牧为主,平时分散在各个草场,随季节变化逐水草而居。我们巡逻的脚步始终跟随牧民的行走路线,帮牧民找回失散牛羊,帮务工人员讨回工资,救助迷途路人,救援被困车辆……每次帮群众解决困难,我们都分外高兴。

2018年,我退役成为一名边防警察。根据相关政策,像我这样离家比较远而且单位在偏远地区的,可以申请转业回老家。我也曾写下一份转业报告,可当我去走访牧民,看到他们热情的笑脸,把我当亲人一样关心,便下定决心,我要继续守在这里。

今年是明水边境派出所建所50周年。50年来,戈壁红柳陪伴着一茬茬戍边人。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从边防武警到戍边民警,我也把自己长成了红柳,守卫在祖国的西北戈壁,阻挡风沙。

山石作伴风雪同歌

■边防某部战士  章立建

来到连队的每名新兵,都要观看一部影片——《天边有一簇圣火》,影片中的“铁舰山”哨所,地处茫茫戈壁,官兵们以哨所为家,尽职尽责戍边守防。“铁舰山”哨所,就是以我们连队的红石山边防连为原型。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我很震惊,怎么会有这么艰苦的地方?如果换成自己肯定熬不下去。

参观连队荣誉室时,一张老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中,战友们靠在大石头后面躲避风沙。他们裹着棉大衣,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却挂着笑容。脑海中顿时浮现初来连队时学唱的一首歌:“为什么我们大路不走走小路,为什么我们不恋闹市钻山窝……”

作为一名边防军人,巡逻,我最熟悉不过。巡逻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风”。前往497界碑的巡逻路非常难走,一路要经过三四百级台阶。台阶很陡,人走在上面,呼啸的寒风吹来,说不害怕都是假的。然而,只要跟战友们在一起,就不再恐惧了。我也开始慢慢懂得,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这里是边防,需要有人守卫,而且必须要守好。

每次巡逻,我最期待的,是站在马鬃山国门前,和战友们一起宣誓。在边防8年了,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大事,但是边防的山石和风雪教会了我,要耐得住平凡和寂寞,和山石作伴,与风雪同歌。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