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海南周刊 | 盛唐海南豪族留下一段佳话 冯氏与鉴真的故事 正文

海南周刊 | 盛唐海南豪族留下一段佳话 冯氏与鉴真的故事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知识   时间:2024-03-28 20:04:00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盛唐海南豪族留下一段佳话 冯氏与鉴真的海南海南豪族话冯故事

文\海南日报记者 昂颖

隋代,我国的周刊对外贸易已十分发达。彼时,盛唐氏调教水浒往返于我国广州、留下泉州、段佳扬州等地和波斯等国的故事中外商船,为了避风和取水常常停泊于三亚沿海一带。海南海南豪族话冯当时海南的周刊特产如金银、珍珠、盛唐氏玳瑁、留下香料、段佳槟榔等,故事也从这个南方海上交通中转站销往国内外。海南海南豪族话冯

海上贸易,周刊获利大,盛唐氏风险亦大,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还需要强大的实力做后盾。《隋书·食货志》记载:“岭南酋帅,因生口(奴隶)、翡翠、明珠、犀象之饶,调教水浒雄于乡曲者,朝廷多因而署之”。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富饶的资源,长期从事海上贸易、积累雄厚资财的沿海豪酋称雄乡里,并被朝廷授予官职。

盛唐时期,海南的众多豪族中,冯氏家族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他们修建码头,造船经商,牢牢把持着南海贸易。天宝年间,冼夫人五世孙、位居临振郡(今海南岛南部)别驾(郡守副手)之职的冯崇债,以海商豪富名冠一时。

《鉴真东渡图》。资料图

鲜为人知的是,在高僧鉴真艰难的东渡历程中,冯崇债及其亲戚都曾礼遇善待过他。这些故事都记载在日本国人真人元开所著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又名《鉴真和尚东征传》)中。冯氏豪族的义举,不仅促成了鉴真东渡成功,提升了海商文化的水准,传播了南海贸易的经商之道,也推动了当时的海南与海外世界的联通。

拯危急、行尊礼

高僧感至诚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教真谛、传播中华文明,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唐大和上东征传》有载,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六月二十七日,鉴真和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及弟子、水手等共35人,从扬州新河出发,开启了第五次东渡之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打断了东渡行程。鉴真一行所乘的木帆船受损严重,并被风浪卷至振州(今三亚)附近的海面。两难之际,幸好几位运货返乡的当地商人出手相助,引导鉴真一行来到大疍港(位于今三亚崖城)。

消息传到州府,立即引起了别驾冯崇债的关注。据传,对佛素有礼敬之心的冯崇债此前曾经做一个梦,梦中一位和尚告诉他,将有一位丰姓和尚到此,并且与他有姻亲。现在高僧“从天而降”,他既惊又喜,当即派遣兵卒四百余人前往大疍港迎接。鉴真一行人刚进城,守候多时的冯崇债赶紧趋步上前,跪拜致敬,将之迎入私宅设斋供养,并在太守衙厅内“设会授戒”。此后,冯崇债将鉴真等人安置于振州大云寺(今三亚崖城)安顿。期间,冯崇债还亲自掌勺,供养鉴真等人,以示敬意。

在冯崇债的盛情邀请下,鉴真以大云寺作为讲坛,向当地民众讲授佛教要义,传授书法、雕刻、医学、建筑、美术等知识,让这片曾经的荒蛮之地亲近了当时最前沿的中原文化,也使得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了一次极好的传播。同时,通晓医理的鉴真,热心教人用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别、诊断病情,并把药物炮制方法告诉了当地百姓。

滞居海南期间,鉴真还深入体察当地的风土民情,记录下海南的风光物产、野生植物。在鉴真的笔下,海南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奇树异果、南药香料触目皆是,如荔枝、龙眼、椰子、菠萝、槟榔、沉香等。同时,鉴真对海南的农事也十分关注。他写道:“养蚕八度,收稻再度”,这与明代海南贤达丘濬《南溟奇甸赋》“岁用八茧之蚕,田有数种之禾”的说法大致相符,进一步说明了唐代时海南不但掌握了养蚕取丝的技能,还懂得种植双季稻,具有先进的农耕制度和生产技术。

鉴真雕像。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诚护行、赠奇香

历史传佳话

结束振州之旅后,鉴真一行继续北上,履行东渡日本的弘法使命。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冯崇债又亲自出马,“自备甲兵八百余人”,护送鉴真一行。一路上,“所经州县玄坛授戒,无过空者,弘扬佛律,暂无停断”,真是盛况空前。到达万安州(今陵水、万宁)时,鉴真住进了冯崇债的亲戚冯若芳家中,接受极其热情的“三日供养”。

冯若芳既是万安州(今陵水、万宁)大首领,也是从事海上丝路贸易的海商,与阿拉伯国家商人多有商务往来,富可敌州。《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其(冯若芳)奴婢居处,南北二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又载:“若芳会客,常用乳头香为灯烛,一烧一百余斤。”“乳头香”极其名贵,是外商赖以与中国贸易的奇货,而冯若芳却用以当火烛,会客时焚烧此香竟一烧百斤,足见其家资雄厚、举止粗豪了。

与冯崇债一样,冯若芳十分敬重鉴真,送给他很多由海南特产香木制成的奇香。据历史记载,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带去十二种香,约六百斤,多为冯若芳所赠。

离开冯若芳家,冯崇债护送鉴真等人一直抵达珠崖郡(今海口琼山)。因此地佛寺被火烧,佛殿已经坏废。冯崇债得知后,“即遣诸奴,各令进一椽”,修缮佛殿。据称,三日内冯家奴仆所运达的椽木,供建造佛堂、讲堂、砖塔外,仍绰绰有余,后被用来塑造丈六释迦牟尼佛像。从每个奴仆送一根椽木便足够建寺之所需,且有盈余,足见冯家拥有奴婢数量之众多,财力之雄厚。

在鉴真的指导下,不到半年时间,就修筑起一座雄伟壮观,具有中州风貌的寺庙,寺成后鉴真等人方入驻。寺庙结构精巧,布局和谐,气势雄伟,讲堂所采用的鸱尾、三层斗拱等乃唐代建筑的最新成就。鉴真临行前,将所带佛具、佛像、经典及各种物资都捐给了寺庙。冯崇债确保鉴真平安后,才带兵返回——“行到崖州界,无贼,别驾乃迴去。”

冯崇债所在的临振郡与冯若芳所在的万安郡地域相连,是冯氏家族核心地盘之一。富极一时的冯崇债和冯若芳,便是冯冼家族势力掌控海南岛海洋贸易的缩影,他们与高僧鉴真的缘分也成为一段历史佳话,至今想来仍令人感叹。(昂颖)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