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绥德县非遗陈列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正文

绥德县非遗陈列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时尚   时间:2024-03-28 20:20:25

图为巧娘们向记者展示剪纸作品。绥德 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总书记,县非我想对您说

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负责人 雒胜军

“我们牢记您的遗陈一人:开局给焰灵姬加点嘱托,加快非遗保护场馆建设,列馆利用留下拓展非遗保护方式与路径,保护贝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好传好老健全非遗传承人考核奖励机制,承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祖宗推进非遗的绥德整体性保护和活态传承。请总书记放心,县非‘老祖宗留下来的遗陈这些宝贝’,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列馆利用留下传承好、保护贝利用好!好传好老”

(本报记者 李旭佳整理)

谷雨时节,承好绥德老街巷里,唢呐吹得欢快,秧歌扭得起劲。

精美灵动的炕头石狮、趣味十足的陕北说书、曲调悠扬的陕北民歌……这些黄土地上“生长”出的民间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2021年9月14日,一人:开局给焰灵姬加点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时指出。

一年多时间里,绥德县在传承上“动脑筋”、创新上“做文章”、发展上“下功夫”,让非遗“活”在当下,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非遗“种子”扎下根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4月21日,在绥德县名州镇裴家峁村,刚从培训班“充完电”的“巧手”们聚在一起比拼剪纸技艺,不时哼唱着陕北民歌。

剪刀声咔咔响,一张张轻盈的红纸在巧娘手中翻转。不一会儿,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出来。

方寸之间,剪出缤纷世界。

“剪纸改变了我们农家妇女的生活。”绥德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毛女自幼受奶奶和母亲的熏陶,酷爱剪纸、盘纽扣等民间手工艺。

2007年,曹毛女凭借作品《娶亲》在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荣获金奖,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剪刀”。从此,她从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变成“省字号”传承人。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绥德手艺人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曹毛女说:“总书记暖心的话语让我非常感动。我要创新出彩,传承好剪纸技艺。”

绥德小巷里,处处有故事,遍地是非遗。

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精致的两层小楼里,呈现着“天下名州”的历史与文化,“藏”着千年非遗“家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观摩了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等展示,肯定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负责人雒胜军激动地说。

雒胜军既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陈列馆常驻陕北民歌歌手。

“受地域、人文环境等影响,陕北民歌、说书等技艺长期靠老艺人口传心授,传承并不容易。”雒胜军说,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自己一直在思考。

一年多来,雒胜军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黄河流域非遗项目和资源调查,建立了非遗项目资源档案,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保存……这些都给非遗“种子”以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

非遗有了“烟火气”

“我们脚下踩的黄土,就是泥塑取之不尽的天然材料。大家仔细看,我们先用黄泥捏出形状……”4月18日,绥德民间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维生来到陈列馆,为参观者“答疑解惑”。

背柴的牧羊人、咧嘴憨笑的山里娃、扭秧歌的陕北婆姨……一块普通的泥巴,在王维生手中变得栩栩如生,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打卡”。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陕北的风土风貌都装在我脑子里。只要把泥巴握在手里,想捏啥我心里都有数。”王维生笑着说。

千百年来,厚重的黄土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陕北人,“王维生们”也用黄土捏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不论多忙,王维生都不忘每周把泥塑“带”进课堂。他说:“泥塑的生命力强着哩,娃娃们都盼着我呢!”

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非遗“飞”进千家万户。

“我们每年组织传承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600余次,参与人数超30万人次,反响非常好。”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任艳艳介绍。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于非遗如何融入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关切。

“当前,我们整理了300余首老艺人原生态唱法的陕北民歌,并将编印的书籍、录制的《陕北秧歌》等材料发放到各村。”雒胜军说。

非遗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传承人是确保非遗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

如今,丰厚的人才“家底”,让绥德非遗保护传承有了更多底气: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名录11项,传承人15名;市级非遗名录23项,传承人61名。

底气有了,“阵地”也不可缺少。

绥德县规范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3个省级非遗工坊;建成秧歌、传统医药等4个传习所(基地);建成国家级项目陕北秧歌传习基地,开设系列非遗传承培训班……搭建起连接非遗与大众、非遗产品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

任艳艳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在传习基地开展一系列非遗项目展演活动,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活化”展生机

绥德,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石雕之乡。

1008个千姿百态的石狮组成的绥德千狮大桥,是绥德石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鲍武文和能工巧匠们用心雕刻的“杰作”。

“总书记对石雕的关心,让我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坚持是对的,是值得的。”鲍武文说。

13岁拜师学艺,23岁办石雕厂,如今创办石业公司……50年的坚守,被称为“石狮王国的绥德汉”的鲍武文功不唐捐,终于点石成“金”,石雕畅销国内外。

“大半辈子都和石头‘打交道’。以前带着村民在老家雕刻,院子里都是敲打留下的坑坑洼洼。”在鲍武文的带领下,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鲍王家沟村30多人有了自己的石雕厂,过上了红火日子。

如今,绥德石雕从业人员已达1000多人,石料采掘、石雕建筑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1.5亿元。

2021年,鲍武文投资建成集展示、培训和旅游于一体的“绥德传统石雕庄园”,充分展示精湛石雕技艺。他说:“政府部门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要当好‘领头羊’,做出好作品,带出更多徒弟。”

守得住传统,跟得上时代。去年以来,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增设传承人展示互动区,通过传承人的展演,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马治国是绥德人,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日前,他带着学生返乡调研。

瞧着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赏非遗表演,马治国不禁感慨:“沉浸式参学,让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非遗的内涵与魅力。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现在,非遗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消费生活。

“我们剪纸传承人的作品是省十七运官方特许产品,各类文创产品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潮品’。我们还依托丰厚的非遗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一年多来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闫慧表示,非遗产业化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绽放在黄土地上的陕北文化,充满生命张力,生生不息、绵远悠长。

1月28日,榆林市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2月16日至20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行……春日里,一个个“非遗喜讯”传来,让绽放在黄土地上的“非遗之花”开得格外明艳,散发出独特的芬芳。(记者 周明 李旭佳


记者手记

感受传承的温度

周明 李旭佳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触摸剪纸的那一瞬,吼出民歌的那一刻,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非遗的温度。

这温度,来自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细致的举措。绥德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场馆建设,建设非遗小剧场、绥德石雕传习所(基地)等场所,让非遗可感可触;邀请各类非遗传承人到校园授课,定期开展石雕、剪纸、秧歌等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更多人对非遗的重要性有了认识,也为非遗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温度,还来自传承人。石不能言最可人。绥德石雕传承人鲍武文,几十年如一日,为石头赋予力量。他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旺盛的生命力,是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态度,是做人做事的精气神。作为传承人,他坚守初心,既耐得住寂寞,又没有因非遗的升温而浮躁,体现了传承人的品质与情怀。

愿更多非遗“被看见”,更多传统“被感知”,“宝贝”恒传承。

标签:

责任编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