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嘉陵江惊现“疯狂的石头” 蛇颈龙肋骨化石? 正文

嘉陵江惊现“疯狂的石头” 蛇颈龙肋骨化石?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休闲   时间:2024-03-28 22:12:22

  西南大学图书馆馆员伍定金是嘉陵江惊重庆北碚人,热爱家乡的现疯青山绿水,尤其喜欢登山徒步、石头蛇颈石医世盛香山地越野。龙肋自2007年起,骨化他对五颜六色的嘉陵江惊石头非常感兴趣,此后便留心发现各种奇珍异石的现疯美。

  伍定金今年59岁,石头蛇颈石已是龙肋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这些年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骨化朋友,收藏了不少造型别致的嘉陵江惊鹅卵石,在徒步路上可以说是现疯收获累累。他不仅发现不少藏在鹅卵石中的石头蛇颈石珊瑚、贝壳、龙肋海百合化石,骨化还曾发现过虫迹化石、恐龙化石、远古灭绝植物新芦木化石等。此外,医世盛香他还发现了北碚施家梁镇大型木化石群,及北碚屋基村石壁所遗留的长约上百米的海洋波痕遗迹。

  今年元旦之后,这个热衷于探索自然的北碚人,在北碚施家梁镇三胜河滩又有了新发现。

  冬季枯水期 它出现在河滩

  1月8日下午,伍定金去北碚施家梁镇三胜河边徒步观光,他把私家车停在距离当地嘉陵江边4公里以外的地方。

  还是老习惯,伍定金一个人背着包和放大镜边走边看。上一次来这,还是两年前的冬天,那时这里一片宁静。这次,他怎么也猜不到,惊喜就藏在嘉陵江边的河滩上,等着他去发现。

  由于枯水期的原因,嘉陵江水每到冬季便会退去一些。那些原本藏在水下的鹅卵石,也因此在河滩上露脸。“刚走到江边,一块褐黄色鹅卵石就把我吸引住了,它和周边的石体明显不同,一目了然,上面好似包裹镶嵌着动物的肋骨。”伍定金赶紧拾起来,把这块鹅卵石上的青苔淤泥在江水中清洗掉,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越看越激动,他甚至兴奋得起了鸡皮疙瘩。

  肋骨长约6厘米

  宽约0.7厘米

  为进一步观察,伍定金把这块褐黄色鹅卵石带回家,并悉心照料它。前日下午,记者在伍定金家中见到了这块鹅卵石。其石质呈褐黄色,十分油腻光泽。伍定金告诉记者,这块鹅卵石的观赏价值很高,存在硅化质地。他询遍了重庆赏石圈,也没找到相同形态的鹅卵石。圈内的重庆赏石爱好者都说,这块鹅卵石不简单,十分珍稀。伍定金用卷尺测量,这块鹅卵石长18厘米、高12厘米、厚7厘米,重约3.5公斤。镶嵌其中的肋骨最长约6厘米、宽约0.7厘米,清晰可见的肋骨(包括脱落凸凹痕迹)共计10根。另外多根隐藏在石中另一侧,这块鹅卵石背面,还有一根肋骨脱落的痕迹,脱落部分痕迹凸凹分明。

  由于石中的肋骨形态偏小,伍定金第一感觉是水禽类和翼龙类肋骨。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如古盗鸟、孔子乌、三塔乌、辽宁中生代鸟、燕都华夏鸟等相关记载,并逐一梳理对比,但没有找到确切答案。

  专家解疑

  这块鹅卵石从哪来?

  推测:搬运距离有数百公里到上千公里

  市地勘局208地质队正高级工程师、古生物学博士张锋,是伍定金的老朋友。这些年来,伍定金的各种新发现都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张锋,并配合张锋进行现场考证。

  见到这块别致的鹅卵石时,对它的第一印象,是这个鹅卵石磨圆度很高。根据骨骼形态推测,最有可能是一海生爬行类的幼年个体。根据鹅卵石磨圆度,张锋推测,这块鹅卵石的搬运距离有数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由此认为岩石的原产地可能位于川北陕南一带。当时在三叠纪时期,那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三叠纪时期很多陆地脊椎动物陆续下海,逐渐在海洋当中形成了海生爬行类统治海洋。”张锋提到,因为海生爬行类是卵胎生,与恐龙下蛋不同,它们只能在肚子里孵化蛋,然后在水中生出小个体,这个小个体可能出生后不久,就遭遇地质事件,导致被海里的砂泥掩埋,后来固结成岩,把小个体永久保留其中。再后来,随着造山运动,海洋消失,嘉陵江逐渐形成,这块岩石被运移到了嘉陵江当中。然后,经过长距离搬运,这块岩石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被砾石碰撞磨擦失去不规则的棱角,部分骨骼被磨损掉,直到来到北碚嘉陵江边,保存在江边鹅卵石堆中。

  它可能出自哪种动物?

  推测:或许是三叠纪时期蛇颈龙幼体肋骨

  “这种鹅卵石十分罕见,包含有脊椎动物的肋骨。鹅卵石中出现植物和贝类、珊瑚类化石并不少见,但鹅卵石中有脊椎动物化石实属罕见,目前没有出现相关记载,这是重庆首例,不排除全国首例的可能。”张锋根据经验推测,这处脊椎动物肋骨,很可能是三叠纪时期蛇颈龙幼体肋骨。

  张锋介绍,蛇颈龙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形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它们有很长的脖子、小脑袋、宽而扁的身体,鳍脚大而有力。通过摆动头,穿过鱼群而摄食,其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

  “这块鹅卵石中,很可能存在两个海生爬行类的幼年个体肋骨,需要进一步确认。这次发现,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张锋认为,这块鹅卵石见证并记录了一段地球演化的故事。

  延伸

  北碚曾发掘蛇颈龙类骨骼

  根据《北碚区志》记载,1939年到1982年间,北碚发现和挖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有13处。曾在当地金刚碑、天生桥、原西师阅览室下、原工农蚕种场、童家溪汽车站等地,发掘出鸟足类恐龙骨骼、长鼻北碚鳄鱼、蜥足龙骨骼等。其中,1975年,在北碚澄江镇发掘出蛇颈龙类化石;1979年,在北碚转龙乡发掘出蛇颈龙类骨骼。据专家推测,蛇颈龙类群很可能在远古时期曾生活在重庆一带。


标签:

责任编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