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上海抗疫中的“中医力量” 正文

上海抗疫中的“中医力量”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探索   时间:2024-03-28 17:19:22

原标题:上海抗疫中的中医力量“中医力量”

上图:5月23日,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湖南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准备登机安检离沪。抗疫苏门将女:逆袭世子妃 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右图: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医力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左一)在方舱内。上海 受访者供图

经过两个多月的抗疫持续奋战,艰苦卓绝的中医力量大上海保卫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6月1日起,上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抗疫上海这座城市的中医力量2500万居民将铭记:本轮上海疫情中,在最艰难的上海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援沪医疗队逆行出征、倾情相助。中医力量

在援沪医疗队中,上海有一支不容忽视的抗疫中医队伍,他们来自全国多地,与上海本地的中医人齐心协力奋战在抗疫一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上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程介入、深度参与防控救治,在“防、治、康”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在大上海保卫战中贡献了“中医力量”。

多地中医药医疗队援沪抗疫

“患者康复出舱的苏门将女:逆袭世子妃张张笑脸、声声感谢,就是医疗队最好的成绩单,多苦多累都值得了!”

这是湖南省援沪中医医疗队总领队肖文明的感慨。湖南省援沪中医医疗队由606人组成,整建制接管古丹路方舱医院,实现了国家援沪中医医疗队中“队伍规模最大、收治患者最多、患者转阴时间最短”的“三最”成绩,并做到了“方舱零事故、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他们离沪返湘前,上海相关部门举行欢送仪式,衷心感谢湖湘中医人的积极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本轮上海疫情过程中,各地派出了大量中医医疗队来上海援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表示,为了全力支援上海抗疫工作,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协调下,来自20个省份的中医医疗机构共派出9285人,其中有4支医疗队是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同时,上海市中医医疗机构派出了2000多名医务人员,先后参与了28家方舱医院整建制或部分病区的管理,与全国同行并肩战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相继参与了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3病区、长宁区方舱医院和金山区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开舱和收治,并相继将这些方舱留给了其他省市的援沪医疗队。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说:“兄弟省市的医疗队不远千里援沪,我们一起努力,结下深厚情谊。”

各地中医医疗队也带来了多元的中医药疗法。黄璐琦介绍,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中,除了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还广泛使用针灸、耳穴、穴位敷贴、小儿推拿、中医功法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一些中医医疗队员在方舱医院内开设中医药在线课程,开展中医功法训练。

5月21日,辽宁援沪医疗队返回沈阳。该医疗队自4月15日抵达上海后整建制接管上海宝山方舱医院,到5月20日休舱,医疗队200名医疗队员奋战36个日夜,累计治愈患者3064人,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90岁。辽宁省援沪医疗队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和中医特色技术的优势,实现中医药干预治疗全覆盖。在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指导下,采用“一人一策一方”,努力达到“消除症状、截断病情、尽快转阴”的效果。“长阳”患者7天转阴率达90%以上,中药使用率达97.38%,实现方舱治疗“零重症、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5月22日,701名云南援沪医疗队员返程。之前的5月18日,云南援沪医疗队接管的上海黄浦区开平路方舱(沪滇友谊舱)、龙华东路方舱关舱。其中开平路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5285人,患者最大年纪98岁、最小3岁,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开舱后,医疗队采取中西医协同治疗方式,成立中医治疗组并单独排班,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在舱及出舱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率达到100%。”云南援沪医疗队中医组组长叶勇介绍。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期多家方舱医院休舱,多家定点医院闭馆,湖南、辽宁、云南、海南、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湖北等地援沪医疗队完成任务后陆续凯旋,各地医疗队的中医医疗队员为此次上海抗疫贡献了重要力量。

名家名医携手抗疫

4月中旬,在上海本轮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抵达上海,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治指导工作。

高规格的学术专家团队为上海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筑起了强大后盾。“为加强危重症患者中医救治能力,我们组建了市级多学科中医专家组。”张伯礼说。“除参与市级中、西医专家联合查房和会诊外,还会举行市、区定点医院危重症病例会诊和讨论,每日统计危重症病例中医药救治情况,对病情较重或者伴有复杂基础疾病的病例进行逐个会诊。”

在定点医院和方舱里的医生会定期在视频会议室里介绍其主管病区的重症患者的情况,一起在线听取介绍的不仅有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还有多名上海市名中医、国家“岐黄学者”等。

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忠德,以及刘清泉等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专门就上海市的中医药抗疫进行两次研讨,并结合上海市级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的意见,提出了切合上海市实际的中医药防治方案。

国家组与市级专家从实际出发,辨证施治,不断完善诊疗方案。黄璐琦介绍,本轮上海疫情过程中,全市统筹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队伍,与来自各省市的援沪中医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中医药救治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上海市先后制订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春季版)》《定点医院和隔离救治场所中药临床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整个中医药全程深入地参与救治工作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黄璐琦表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据患者收治情况,不断完善推进新建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中西医配合协调,确保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做到“有机制、有团队、有举措、有成效”。

张伯礼表示,上海的疫情和以往不太一样,有60多万人感染,患者规模大,患病的老人和儿童的比例较高,重症患者也比以往更多,所以救治难度比较大。在抗击上海疫情这场战役中,中医药做了很大的贡献,采取中西药结合协同作战的方式,一人一策进行治疗,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中医药全过程参与抗疫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医药治疗疫病历史悠久,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深入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全过程,不仅在快速改善症状和减少转重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预防、康复乃至心理调摄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病先防”主要是运用中医药进行早期干预,能够尽快筑起“中医药防疫屏障”。本轮新冠疫情期间,上海结合本地气候与证候特点,发布了《2022年春季易感人群外感疫病中药内服预防方案》,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原则,向市民推荐发放了包括“三药三方”在内的多种防疫中成药、中药代茶饮或汤剂,这些成熟的方药大多具有清热化湿、扶正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抗疫能力,而且安全有效,适用人群广,便于较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将有助于尽快阻断疫病的传播。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介绍,针对上海本轮疫情发病的核心证候,专家组拟定了防疫代茶饮的药方,还联合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拟定了“扶正抗疫方”,适用于高风险和重点人群的加强干预。

在“既病防变”方面,中医在战疫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治疗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张伯礼介绍,在上海本轮的疫情中,确诊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三成,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肿瘤等。这些因素与新冠肺炎加在一起,会导致病情严重,而且病情进展快,容易转成重症、危重症,需要格外关注。为提高老年感染者救治成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表现,结合老年发病特点及以往救治经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对老年感染者的治疗以加快核酸转阴、减少病情加重、减少病亡率为目标,在国家专家组指导下,形成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

张伯礼表示,总体来看,就是要分辨高危人群,重视基础疾病变化,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辨证论治,一人一策,抓住主要症状和核心病机确定好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药时机上体现早、快,在治疗策略上体现清、通等,注重调节机体整体状态,避免老年患者进展为重症,截断病势,减少死亡。

“瘥后防复”顾名思义就是要防止疾病复发,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而言,康复与治疗同等重要。张伯礼说:“实行全过程中医药康复,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有效减轻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对于新冠肺炎出院出舱患者,需要一个康复的过程。总结武汉及以后历次疫情患者康复情况,部分患者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心悸、气喘、焦虑失眠、脱发等情况,对此我们针对性提出‘早期康复、自我康复、综合康复’的理念,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西医做健康评估,中医促进康复。”

陈跃来表示,在瘥后防复方面,针对转阴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龙华医院开设了专门的新冠康复门诊,其他中医医院也有类似的门诊,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等平台提供中医康复咨询,方便患者居家康复,更好地恢复正常的生活。(□记者 赵逸赫 袁全 上海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