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海南周刊 | 穿梭在古今时空隧道中的考古工作者:叩问厚土 仰望星辰 正文

海南周刊 | 穿梭在古今时空隧道中的考古工作者:叩问厚土 仰望星辰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娱乐   时间:2024-03-28 23:08:51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穿梭在古今时空隧道中的海南考古工作者:叩问厚土 仰望星辰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楠

一锹一铲,叩问大地缄默;一担一篮,周刊中的者叩剥除历史尘封。穿梭辰网游之只为遇见提起考古,古今工作很多人总把它与探险放在一起——沉睡千百年的时空隧道遗址,价值连城的考古文物,层出不穷的问厚望星机关………考古人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与挑战。1月18日,土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超博士的海南带领下,海南日报记者走进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岭仔村正在发掘中的周刊中的者叩陵水内角遗址,一探考古人的穿梭辰真实生活。

考古工作人员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古今工作

一个“玩水”的时空隧道考古者

小锄开挖、手铲刮面、考古记录详情、问厚望星测绘平剖面图、拍照遗迹、分拣各种出土标本……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与探方的热闹场景不同,在发掘现场旁的一棵大树下,考古工作人员张文家正静静地观察着他面前5个盛着水的大桶。

“在大家的印象中,考古总与土‘打交道’,但其实考古也离不开水。网游之只为遇见那个是植物遗存浮选,利用水发现隐藏在土里的秘密。”作为陵水内角遗址发掘的现场负责人,黄超对遗址发掘现场情况了如指掌。

黄超介绍,所谓植物遗存浮选,就是利用水、土壤颗粒及植物遗存三者密度不同的原理,使土壤中的种子、果实、根、茎等炭化植物遗存浮出水面。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结构及所采土样干湿的不同计量,研究需要的土样容积,采集的土样被均匀撒入一定容量的水桶内,辅以木棍轻轻搅动,待水面上出现黑色的炭化植物遗存时,用筛网将其收集起来,之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分选、鉴定。

“这是海南考古史上首次系统性地进行植物浮选。”黄超说,以往对英墩、莲子湾、桥山三处遗址的发掘,因遗址特点及埋藏环境的差异,植物遗存发现较少。内角遗址植物遗存较为丰富,通过浮选而获取的植物遗存,可以了解到当时遗址附近有什么植物生长、人们吃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动物共生等信息,可以为研究海南农作物提供实物证明。

尘封数千年,为何还能分辨出其中的植物遗存?原来,当植物经过火的“洗礼”后,会脱水炭化,这种炭化作用使得有机质的种子转变为能够长期保存的无机质的炭化物质,其形态得以保存,经过显微镜观察,这些植物遗存便会显出它的真实面目。

一个遗址往往能采集成千上万袋土样,分拣出种子再一粒粒夹到显微镜下鉴定,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漫长、重复而又枯燥的过程。

但对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考古工作人员来说,工作的过程,虽然重复,但并不枯燥,还有点类似拆盲盒。“一捧捧的土,看上去与平常无异,但即便是同一探方内的土样,其中包含的物质也有可能不同,虽然考古过程采用的方法相同,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出现在显微镜内的会是什么,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

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进行绘图。

一本随身携带的日记本

行走在内角遗址发掘现场,你会发现,虽然每位考古工作者所使用的考古工具不尽相同,但人手一本红色日记本。

“只要开始考古工作,日记本就一定在我们身旁。要说谁记得时间最久,应该要数‘蒋哥’。”考古工作人员徐永飞口中的“蒋哥”,全名蒋新荣,1999年就开始考古工作的他,是这支考古队中从事考古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翻阅蒋新荣的日记本,详细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内容,最少只有一行字:遗址发掘现场需拍照,发掘工作今日暂停;最多的则是2021年1月18日,上面详细记录了当天的考古工作,在日记的最后,还写有几个问题:较多花岗岩石块夹杂,石块不大,石块起什么作用呢?石块周边的陶片有什么特点?石块与石块之间间距有什么规律吗?

“不少人说,‘考古考古,就是挖土’,但在考古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蒋新荣说,发掘过程中,考古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最常见的是遗迹现象相互叠压打破、被破坏的现象,而这也是考古过程中最重要的,因为它能从地层上客观地说明遗迹的早晚关系,要弄清这些,需要考古人员反复观察、推敲、探讨,寻找答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因此,遇到一些一时无法解答的问题,考古工作人员都会用日记本先记录下来,后期随着对遗址现场的进一步发掘,越来越多有关答案的线索会慢慢浮出。

不间断地写日记,仅仅是记录疑惑点?显然,日记本的作用不限于此。

在蒋新荣看来,每一处古遗迹都是唯一而不可再生的,这就意味着发掘工作只有一次机会,只有对发掘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好如实的记录,才能为日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考古并非仅仅是对遗址的发掘,发掘过后的研究工作同样重要。”蒋新荣说,考古工地结束后,更加艰巨而精细的修复、研究工作转入了室内,大量破碎的陶片清洗、拼接、复原、绘图、扫描,各种标本的检测、分析、统计,每一份记录的研究、分析、筛查,整个遗址相关文献、考古资料的梳理、分析、比较……最终成文,公布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后,最终,才有展示在博物馆内的文物。

考古工作人员用手铲清理陶片。

一处挖掘不尽的宝藏

采访临近中午,炽热的阳光洒在发掘现场,早上的考古工作已到结束阶段,考古工作人员一边进行收尾工作,一边开始了聊天。

“陵水天气真好,有太阳,暖和,好多在北方进行考古的专家,为了不对考古工作造成影响,下雪天还得裸露着手工作。”“你可别忘了,那年我们在三亚发掘可差点被晒脱层皮。”黄超这句话一出,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这件引发大家讨论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生在2017年7月,当时黄超和队员们在三亚的一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那处遗址在一个农户家旁,他们着急盖房子,我们担心这种人为活动会给遗址发掘造成干扰,跟时间‘赛跑’。”黄超说。

7月,正值酷暑,考古人员不仅没有休息时间,还要忍受烈日曝晒。蒋新荣对此印象深刻,“只记得我们的衣服一直是湿的,黏糊糊地贴在身上,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但手上的工作不能停,只能趁中午吃饭的间隙赶紧换身衣服,回到发掘现场继续工作。就这样,我们把原本需要的三个月的发掘时间,缩短至一个半月。”

“不过,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考古工作已经方便了很多。”黄超介绍,过去没有无人机航拍时,队员们为了获取一张遗址全貌照片,就必须爬上紧邻的山头或者找来梯子登高,照片效果还是不够全面清晰,这为后期资料的储存和调查分析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如今,有了无人机,不但有了全貌的照片,还可以生成三维动态图,放大后就连细节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高科技手段为现代考古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谈及考古的感受,他们都说,苦中带甜。

“不论在哪个考古工地,接触最多的就是请来帮助发掘的当地人。与他们打交道久了,总有善良、淳朴的老乡送来自家的土特产。”考古工作人员杨彬说,“在海南,最多的是芒果、西瓜等水果。乡亲种的西瓜,是真的甜。”聊起西瓜,在场的考古工作人员都笑了起来。

“考古是一生的事业,其中有无穷无尽的宝藏。”黄超感慨道。对这群考古工作者来说,考古不是挖宝也是挖“宝”,出土的石块、破碎的陶片,甚至我们眼中平平无奇的泥土对他们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寻着它们的踪迹,考古人得以在古今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发掘湮没的遗存,揭示尘封的历史,叩问脚下的厚土,仰望文明的星辰,而这条探索之路,仍在不间歇的持续之中……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李梦楠)

标签:

责任编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