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文冬:关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文冬:关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综合   时间:2024-03-29 03:39:40

  中国小康网北京3月12日电(《小康》杂志、全国迁女小康全媒体记者 张志 摄影报道) 城镇化进程的代表不断推进,使进城务工人员长期选择在城市定居,文冬外务我的女儿有个空间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关注工人由此带来的城市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也一直是员随各地方所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两会期间,家庭教育全国人大代表文冬就提出了关于关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全国迁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文冬

全国人大代表文冬 摄影/张志

  文冬认为,代表走进城市的文冬外务孩子学习、生活状况如何,关注工人家长是城市否真正关注到孩子对城市的适应程度、关注到孩子的员随我的女儿有个空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是家庭教育否关注到孩子学业进步和心理变化成长等,都是全国迁女非常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话题。

  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文冬强调,做好这一研究工作,发现这一群体成长中的家庭教育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做好家校携手工作,将会助力孩子的成长,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

  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文冬在自己所任职学校展开问卷调查、家访等调研工作。经过对数据进行细致统计、梳理后,文冬总结出了这一群体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一、家庭基本情况

  1、外来务工常住人员中三分之二的家庭能自购住房,家庭条件的改善,保证了家庭的稳定。据调查,三分之一的常住家庭为租房,居住条件较差,94%为完整家庭,约6%的学生家庭残缺。此外,二孩政策对家庭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54%的家长在家有二孩对孩子的态度上不能一视同仁,23%的孩子感觉有失落感。有接近14%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父母关系不和睦。

  2、外来务工子女父母教育学历仍然普遍偏低,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时间上较少。母亲学历初中以下的占58%,父亲学历初中以下的达到47%,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仍然普遍偏低。随迁子女的父母职业是“个体工商户”的居多、其他职业较多的是公司职员和工厂职工。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父母没有工作的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母亲无业的比例达到20%。

  二、家庭教育思想、教养方式

  1、外来务工家长普遍认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投入。部分家长将家庭教育责任推给了爷爷奶奶或者餐桌、辅导班;部分孩子经常打游戏、看手机、玩电脑、上网等,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业疏于关注。

  2、外来务工家长对学业干涉过多,注重物质刺激,但忽视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忽视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忽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忽视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自身的言行对随迁子女直接带来的消极影响等。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值普遍较高,但教育方法缺失。

  三、学生行为习惯、亲子陪伴

  1、有近一半学生没有良好的劳动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参差不齐。38.9%家长反映学生存在偏食、挑食或者吃零食的习惯;8%的的学生有偷偷携带玩具、零食进入校园的不良习惯。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够关注。

  2、百分之二十的外来务工家长还有“经常打骂、贬低、威胁孩子”的行为;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外来务工家长与随迁子女的深度沟通不够。反映出部分家长在尊重孩子人格,关注孩子情绪、心理等问题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

  3、49.7%的学生反映家长不能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读书;31.7%的学生和12.4%的家长反映不能和孩子一起完成实践性作业。28.5%的家长不能经常就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和老师沟通。反映出部分家长对孩子陪伴较少,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成多的外来务工家长不关心、不了解、不参与学校活动,近四成家长不订购阅读家庭教育的书籍,12%左右的家长对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缺少需求。反映出学校针对家长开展的教育指导还远远不够,亟需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对此,文冬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教育部门应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关注这一群体的身心全面发展情况。

  2、学校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机制,开辟多种渠道,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3、学校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标签:

责任编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