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辽西朝阳生态美 绿水青山入画来 正文

辽西朝阳生态美 绿水青山入画来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知识   时间:2024-03-29 00:01:20

原标题:辽西朝阳生态美 绿水青山入画来

夏末秋初的辽西龙源湖畔,碧空如洗,朝阳绿意浓浓。生态水青山入有染(军婚)从这里出发,美绿沿着大凌河流域一路向南,辽西穿越绿水青山掩映下的朝阳十里长廊,犹如徜徉在浓墨重彩的生态水青山入天地画卷间,感受着辽西朝阳山水的美绿无限生机。

一水护田将绿绕,辽西两山排闼送青来。朝阳近年来,生态水青山入朝阳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美绿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先,辽西下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朝阳如今,生态水青山入多彩的龙源湖畔、逶迤的有染(军婚)十里长廊、秀美的湿地小镇,引人注目,绿色成为小城最动人的色彩。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如今,四壁峰山,满目如画。近年来,喀左县举全县之力,开启退田还河,环境整治,形成了美丽的十里长廊生态景观,开发旅游、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城市与农村相连、生态与经济效益相映。

十里长廊一端连着如诗如画的龙源湖,另一端牵着青峦叠绕的敖木伦湿地。走进敖木伦湿地,行走在木栈道上,远山、白杨倒映在河面,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细密的芦苇随风飞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喀左的美丽蝶变,恰是朝阳生态发展的缩影。

地处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随着大量开采,山体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解生态难题,是朝阳市亟待解决的一道课题。

田成方,树成行,林成网,打造建设沿线最美的绿色景观,填充辽西山川的亮丽底色。2018年底开通运营的京沈高铁辽宁段,蜿蜒穿越朝阳大地。与开通前的荒山漫漫相比,开通后高铁沿线的绿山良田串起了一幅碧涛千顷的波澜画卷。在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四道沟村东部,八幢山西梁隧道原弃碴场,槐树茂密成林,正以生机蓬勃、绿意盎然之貌呈现。由于这里距村仅200米,这片槐树林俨然成为小山村的自然生态氧吧,春天送来阵阵花香,夏日带来丝丝清凉。

举生态之旗,走生态之路。近年来,朝阳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高标准谋划生态建设: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业”模式,以实施历史保护开发、旅游富民、旅游兴企等项目,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全力攻坚“蓝天保卫战”,稳步推进“碧水保卫战”,有序开展“净土保卫战”,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个维度绘就碧水蓝天新画卷。2017年10月,朝阳市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获批,朝阳市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朝阳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全面启动矿山矿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工程,通过坚决依法关闭非煤矿山企业,全市原有441家铁选企业压缩至47家,144家采石企业压缩至37家。对于违规开采、环保和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的,全部依法关停。治理闭坑矿山68个,面积3164亩;治理生产矿山92个,面积5757亩。

建立起保护林地、青山、草原的禁牧制度,实行矿产资源违法开发严罚制度,全面强化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河湖等国有自然资源监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自然资源总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等相关重大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朝阳市土地总面积19697.7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717.27万亩,森林覆盖率48.56%,林木绿化率达47.8%,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9.02%;自然保护区19处,面积405.53万亩,数量与面积均居辽宁省第一位;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连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转变,让朝阳人民更加坚定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信心,朝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朝阳的绿水青山正在向金山银山转换:仿古商业街、风情小镇、民俗特色园成为朝阳市一张张名片;昔日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北票大黑山,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凌河沿岸经济带雏形初具,厂房林立,众多项目落地,在外游子回乡创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朝阳投资之旅。今天的朝阳,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朝阳市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铿锵向前。

数据来源:中共朝阳市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8日 08 版)

标签:

责任编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