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文旅周刊|文物收藏那些事 正文

文旅周刊|文物收藏那些事

来源:旋欣头条   作者:探索   时间:2024-03-29 00:52:17

原标题:文旅周刊|文物收藏那些事

高价淘来的文旅文物宝贝原来是粗制的赝品、看似不起眼的周刊石头却是个老物件……近日,由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收藏武侠风暴海南省博物馆、那事海南省文博协会主办的文旅文物“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受到不少海南藏友的周刊点赞好评。

陶瓷器、收藏玉器和钱币系收藏热门

随着《鉴宝》《国宝档案》《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节目的那事爆红,广大社会群众中掀起了一阵文化追求的文旅文物热潮。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以下简称海南文物管理处)自2019年6月16日首次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至今,周刊共有1097件(套)民间文物参与鉴定。收藏其中,那事瓷器206件,文旅文物武侠风暴玉器220件,周刊金属器449件,收藏杂项202件,书画20件。其中,以陶瓷器、玉器和金属器中的钱币送鉴数量最多,也最受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

文物鉴定与考古学、博物馆学是文博学科的三个方向分支,是一门体系化的人文学科。

以玉器鉴定为例,需要从玉料、纹饰、题材、器型、制作工艺、时代风格、地域特征等多方面去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结论。这需要鉴定人员熟悉中国古代传统玉材的产地,及玉料特征。例如,和田地区产的和田玉、河南产的独山玉、辽宁产的岫岩玉等,都是中国常见的传统玉材。自然造化变幻万千,从事文物鉴定就得了解各种玉料的丰富性状。

同时,要学习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史和工艺发展史,对玉料加工工艺的时代特征有准确的认识。像“切”“磋”“琢”“磨”这些工艺留下的“蛛丝马迹”,都是鉴定时打开历史大门的“秘钥”。从事文物鉴定,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驳杂且广博,非一蹴而就。了解文物“是什么”的同时,做文物鉴定还得承担解释“为什么”,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历史知识储备是文物鉴定人员的基础。

以“玉韘”为例,它的产生源于古代“六艺”之一的“射”,也即射箭活动。拉弓射箭时,手拉弓弦,大拇指上戴着避免被弦所伤的工具,就是“韘”。贵族们用的“玉韘”,通常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到了春秋时期,很多演变成徒有其形的装饰品,到了汉代,则发展成了称为“鸡心佩”的饰品,随后逐渐没落,到了清代,清人善骑射,和玉韘同样作用的“玉扳指”又大量出现。

文物收藏难捡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实力增强,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也焕发新机,吸引着新兴的雅好文化的投资者步入文物艺术品市场。但文物市场非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没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很容易以“假”当“真”,以“次”充“好”,而血本无归。

在中国,古玩行自古就有“不保真,不打假”的行业潜规则。东西真假,全凭买家“眼力”。若是“打眼”了,就得自认倒霉。所以,在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里琳琅满目的文物艺术品鱼目混珠,一着不慎,投资者则面临着财产损失。

那如何科学地购买文物艺术品呢?首先,就是要学习,要对这件文物有足够认识;其次,要放平心态,不要抱着暴富的念头进行投资。文物市场自宋代时规模已成,千年的时间里早已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衡量尺度,甚至大多数文物已经完成价值发现,想要捡大漏,可能性微乎其微。

文物艺术品和普通商品不一样,没办法标量地去衡量价格。例如,一件文物通常包含历史、艺术、科技三种价值,这无法绝对地用单一的经济价值去衡量。笔者在私人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中,也发现了不少文物,虽然市场价格低廉,但具有深厚的地方史料价值,有些藏家则会慷慨地将藏品捐赠进博物馆,将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作者供职于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韩惠娇)

标签:

责任编辑:娱乐